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門技術叫做投胎。
如果一定要論個優劣,那麽投到了華夏大地上的人天生就比別的同輩人幸福。
這塊土地廣袤而豐饒,此處生長的農作物美味又富有營養,為人類從遊牧到農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這裏的動物種類繁多,有的肉質美味,有的有特殊的馭用方法,於是人類得以開啟馴養之路。
這兒的礦產豐富,可以極大程度地滿足人類對工具的需求,而工具很快就會化為生產力,生產力的上升讓此處的人類得以從“求生”走向“產生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先輩從篳路藍縷中走出,他們一路刀耕火種,與自然和命運搏鬥,勇於探索嚐試也敢於創新,更舍得傳授,所以,這塊土地的精神和技術從不曾斷絕,更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地傳承。
但在這廣袤無垠的世界,不是每個區域都能夠像中國一樣生來就點滿了幸運值的。
當華夏人馴養蠶,並且得到第一件可以不由氣候決定產量的織物時,歐洲人還在和羊毛、亞麻做鬥爭;當亞洲人產出第一匹棉布,給買不起裘皮的平民提供一份溫暖的保障時,歐洲人還在和羊毛、皮革及亞麻做鬥爭。
羊毛保暖,但在處理和清潔技術不到位的中古時代免不了會有氣味。
亞麻透風,但產量受氣候雨水限製,並且在冬季無法滿足保暖需求。
至於皮革……原材料來自獸類,生產過程複雜不說,在飼養牲畜過程中還需要付出極大代價,飼養一頭牲畜所要耗費的草料化作農田的話,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了。
而且無論是羊毛還是亞麻都是粗纖維,質地粗糙是避免不了的,也因此,可想而知當這些受夠粗糙布料折磨的歐洲人在第一次接觸到來自東方的絲綢時是怎樣的驚為天人。
因為生活捆綁了他們的想象力,起初這些人都以為絲綢的原材料是一種特殊品種的羊,並且在之後的幾百年裏一直想方設法想要找到這種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