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浮光昏昏沉沉的這些時間裏,發生了很多事情。
作為皇帝親指的、派往江南平此次水患的第三位特使,領巡案之責,亦是朝廷派出的品階最高的特使,在經過雞鳴山被流民襲擊一事後,終於姍姍抵達此次受災最嚴重的應天府。
車馬在蘇杭停留的那些時日,幾州知州與通判並轄下數名知縣同設宴為岐王接風洗塵,因水患襲擾,宴席從簡,就在席上,酒還未過三巡,岐王便將一路來見到的景象道出,直問他們是如何救災,為何賑災不力。
杭州通判滿頭大汗,放下酒杯,出列跪地,潸然淚下,說自己罪該萬死,隻是懇請岐王容他先留職查看,先前才以工代賑,讓那些流民修建一些城防,官府包一日兩餐,若是此時將他換下去,政令更迭,恐怕那些剛找到力氣活能做、能混飯吃的百姓又要回到水深火熱中——
其下紅霞縣縣令也為長官說話陳情,將杭州先前幾年不斷挖溝渠、為幾條河河道拓寬的過往道出,但此次之所以受災,一來是因為降雨時常超過往年,二來是因為開春不久,官府才將今年需要給朝廷的糧食交給蘇杭轉運司,將幾處糧倉空出,還未填滿。
而驟增的雨水連綿,導致剩下官糧存放的倉庫受了潮,等水褪去之後,官兵搶救出來,已經不能吃了,隻能向城內有存糧的商戶和大家族買糧,偏偏有楊、李幾家一點不肯賣,說是這次水患百年難見,族中子弟眾多,雖有心配合官府,但不知朝廷的賑災糧何時下來,他們總不能餓死自己的孩子,讓外麵那些流氓飽了肚子。
那些小世家向來是會見風使舵的,有領頭的不給,他們就更沒有給的道理。今朝在定製時,為了避免地方勢大,一州長官必定非本地出身,北人去南方做官,南人去北方做官是常事,如此增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卻也導致知州雖有權,在麵對強勢的地方望族時,仍無對一地的實際掌控權,州縣治理徒有虛名,實際是世家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