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首輔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熬過了康寧三年的年關。
不少人以為這位老臣又過了一劫——畢竟冬日身子不好將養,許多病症,都是開了春地氣一暖,人就活過來了。
天子也這樣覺得。
還為此,在年節之時賞下親筆所書的福字,以慰老臣之心。
誰知才剛出了元宵節,崔府傳出來的消息急轉而下,這時外頭人才知道,原來崔首輔一直喝參湯吊著命。
過了年節,許是放下執念。
身子骨每況愈下,天子不顧風雪親往府中探望,亦不能改。
康寧四年二月初一。
春寒料峭。
內閣首輔、三朝老臣崔貞於京城家中薨逝,子孫環繞床前。
許玥聞聽消息,心中有一瞬的觸動,崔首輔的名為“貞”,一輩子所行也無愧這個名字,忠貞無悔。
直到將亡之時。
還惦記著不要因自己的死訊,攪亂開年的福氣……又何至於此呢,她微微歎氣,吩咐家中下人:
“將過年喜慶的裝飾都換下去吧,崔首輔雖與許家無親戚關係,卻是朝中的威重之臣,也是我的前輩。”
家中人自無不可。
隻是不要那麽喜慶而已,又不是要披麻戴孝,本來過了元宵節,過日子的人家就沒那麽多講究了。
像許玥這樣做的人不止一個。
歸根究底,崔首輔並不是嫉賢妒能、攬權不交的主,反而時常與人為善。
不論是為了在陛下麵前做樣子,還是真心如此,表示哀戚的人家不少,連天子連日來都為崔首輔換上了素衣。
可見人心所向。
大朝會上,主管禮部的程閣老請天子為崔首輔定下諡號。
時人講究蓋棺定論。
一個人的是非功過,要到死了躺在棺材裏才能做出結論,而對君王臣子這些人來說,諡號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