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回光返照,或許也賦予了這位老者足夠清醒的頭腦。
讓他並不會天真地以為,麵前的喬琰還是他認知之中的那個小孫女。
他將其中一個兒子犧牲在了洛陽的治安維護之中。
另一個兒子也並未得到任何在官場上的助力,就好像並沒有一個位居三公的父親一樣,隻按部就班地遵循著這個累積政績升遷。
但這並不代表,喬玄就對兒子和孫女的情況一無所知。
孫女喬琰這個“琰”字還是他取的。
在原本的喬琰為數不多住在洛陽的時間裏,她甚至還隻是個口不能言的稚兒罷了。
彼時,喬玄曾經想象過這個孩子未來會變成個什麽樣子,也曾經為她體弱多病的狀況擔憂過。
後來喬羽遷任城相,喬琰便再未來過這裏,但喬玄和兒子之間是始終保持著書信交流的。
他的兒子不如他行事雷厲風行,更沒有那些個非常手段,做到銀印青綬的位置上已經是頂了天了,他的孫女呢,雖通詩書卻非卓越之才。
當然,這些在他看來也沒覺得有什麽好遺憾的,總歸人各有命數,能在兗州安穩度日也未嚐不是一種生存方式。
也正因為這種認知,在喬玄得知喬琰所做之事和得到的列侯封賞的時候,他在清醒過來的第一反應,並非覺得這著實是光耀喬氏門楣的大好事,而是一種說不出的,大約可以叫做“果然如此”的了然之感。
誰讓這是一種用所謂的臨危受命,或者是磨難出英雄都沒法解釋出來的變化。
一個人的行事手腕,大多還是受到過往接受過的教育和所處環境的影響。
在這種認知之中他自然不信,此喬琰還是彼喬琰。
要知此前他那小孫女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政治敏感度,又如何會在此時於各方的斡旋中展現出這樣老辣的水準。
喬玄並不怕將事情想的更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