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第390章 元昭之年

字體:16+-

饒是喬琰的文治能力,在她壓製住災情疫情和製衡胡虜的表現中早就能夠看個明白,在這提劍指東的昭然氣勢之中,正當盛時的日光正照在那十二旒冕鳳首尖端和她手中那柄長劍之上的時候,所有人最先感到的,還是這位新任天子氣吞四海的武德風範。

亂世之中,本就需要這樣的一支主心骨!

大漢百年間將國庫財力屢屢耗費在平定羌亂之中,益州交州等地的割據勢力早已被中央給擱置在近乎放棄的狀態,揚州荊州南部幾乎與流放地帶無異,幽州還是在劉虞抵達後才出現了轉機,饒是如此,在幽州東部的玄菟、遼東等地還是大漢朝廷鞭長莫及的地帶。

可這些地方,在喬琰登基之前,便已經對著她表達了臣服之意,又由忠誠於這位君主的臣屬將領牢牢把控在手。

當她以這等振奮人心的口吻彰顯出掃平天下意願之時,在場的沒有任何一個覺得這是喬琰畫出的不切實際夢想,隻覺這當真是能在數年間實現的東西!

如何不能實現呢?

喬琰所把握的九州地界,無論是在人口、兵力、物資還是占據的地盤麵積,都遠勝過那鄴城朝廷所能擁有的部分。

在她的意誌能夠以上行下效的方式傳達出去之時,鄴城的小朝廷卻還在以一種運轉滯澀的方式把控在袁紹的手中。

而她在此刻的登基,也絕不會讓這長安朝廷產生一場地動山搖的驟變。

從建安元年到這原本該當被稱為建安五年的數年間,喬琰以大司馬的身份總領朝政,在各項製度的構建和人員的選拔上,原本就扮演著一個重之又重的角色。

她隻是往前邁出一步,而不是徹底擊碎這朝堂秩序。

王允、淳於嘉等人的身死,也僅僅是這朝堂之中的渣滓,被先一步從其中剔除出去。

在這登基典禮的舉辦之前,她也早下達了指令,朝堂上絕大多數官員的位置都不會因為這出權力交接而變化,至多也就是將王允這個空缺出來的司徒位置挪交到了程昱的手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