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位者牽馬墜蹬這樣的話,在三國時期,或者說在古代並非是罕見的事情,但讓喬琰在意的是他的名字。
潁川徐福。
這個有點土,甚至跟始皇帝那個派遣出去海外求仙問藥之人同名的名字。
可倘若結合上這個年齡,這個遊俠的身份,以及這個出現的地點,好像並不難聯想到一個人身上。
也是一個比起徐福的本名來說更加耳熟能詳的名字。
徐庶,徐元直。
在喬琰隨後旁敲側擊打聽對方來曆中,她也確認了對方十之八九正是她所猜測的那個人。
不過如今他還未成年,自然沒有元直這個字,也還未曾因為那個替人複仇之事幾乎落入將死境地,在被人救出後毅然棄武從文,潛心求學。
這會兒的徐福,還是個潁川郡內仗劍行俠的少年,正逢黃巾之亂,在安頓好了家中母親後當即趕赴長社,隻求能將黃巾攔截於此,以免在潁川境內造成更大的混亂。
此時的他無疑還遠不夠資格稱得上是個謀士,甚至連書都還沒讀過幾本。
按喬琰看來,應該說他還停留在一個覺得能靠著武力解決問題的地步。
喬琰並不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他是否也經曆過這長社之戰,或者說在參與了長社守城後,是否隨即加入了這北上冀州的隊伍,但總之現在他的確出現在了此地。
按照徐福的說法,前日的攻破黃巾之戰中,還是他頭一次知道,竟然有人能以口舌之利和誤導的方式造成兩方黃巾的內鬥,從而讓僵持已久的戰場產生突破口。
而因為軍中隱約傳出的她此舉實為替父母報仇,又將此事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他年紀尚輕,這任俠重武的性情又讓他的情緒多了幾分外露,因喬琰之舉著實讓他引為……或許用現代的話說該叫引為偶像,便幹脆跑來揚言要給她牽馬,好像並不是一件說不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