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帶來了大量書籍,現在拿出來的也不過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除了要適當篩選之外,更是因為它們也是有保質期的,如果沒有找到適合的傳承方式,拿出來越多今後損失越多。
因此楊易也隻能將必要的書籍拿出來,更多的都靜靜的躺在空間裏。
文明的繼承和傳播,離不開紙張。
想要成立學校,讓更多的人快速學到知識,紙張必不可少。
紙張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於地球全世界人類都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其意義非常深遠。
楊易想要讓自己帶來的文明能夠傳承下去,就必須要進行造紙。
不管是竹簡和羊皮紙,都是無法替代紙張,會限製全民科普。
楊易在忙完物質的基本建設,就開始想要著手造紙,以實現良性循環。
磨刀不誤砍柴工,造紙、學習知識雖然都很費時間,對於還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來說,似乎沒有那麽迫切。
事實上並非如此,培養人才永遠是最為重要的。
楊易決定,一開始使用的是效率雖低但是容易實現的古法造紙。
古法造紙主要用的是構樹皮,它們極易生長,而且將樹皮刮下來之後,明年還能長出新樹皮。
如果是老樹隻要接根砍伐,然後用土埋住,明年又會長出新樹枝,而且樹皮還會更好。
在地球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非常適合用來製造紙張。
楊易之前就已經讓外出的采集隊、狩獵隊和伐木隊等成員,注意是否有這樣的樹木。
幸運的是,這個世界也同樣也有不少構樹,且與地區上並沒有太多差別。
剝去構樹最好的時節在春末夏初進行,楊易根據焦和黑獵的描述,大概猜測他應該初春的時候到達這裏。
如今正好是春末夏初的季節,正適合用來造紙。
在楊易正翻越書籍,研究該如何人工造紙的時候,采集隊的成員給楊易帶來了一個令他非常驚喜的食物——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