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雲州邊界的關卡外,已經被渲染成一片腥風血雨的戰場。
原本,齊國被晏清婉接手後, 就沒有再繼續主動挑釁大庸皇朝, 而是收縮防線,固守雲州。
而大雍皇朝似乎也很是配合。雙方之間隻是時不時發生一些小衝突,不再有動輒全軍相殺的大戰。
究其原因,這還是姬慕月的鍋。
當初姬慕月逼宮造反並非沒有造成絲毫影響, 大雍上下都有一場震**。直到如今,內部殘留的餘波仍未徹底平息。
是以, 在齊國與東黎聯軍的進攻下, 身為第一強國的大雍也沒能討得便宜。哪怕東黎撤軍,齊國最不堪一擊時,他們也不曾窮追猛打。
於是, 大雍數十萬軍隊就這麽眼睜睜地看著楚無雙的鐵騎到來, 看著齊國一舉扭轉頹勢,固守防線。
這其中關係到大雍皇室的皇位之爭。
晏危樓手下勢力漸漸壯大,如今耳目也漸漸探入了宮城,對內中詳情倒也清楚。無非就是齊王謀反, 姬慕月逼宮這兩件事接連發生後, 當今大雍皇帝威望漸失, 皇室之中便有些人蠢蠢欲動了。
在雲州戰場與齊軍交鋒的這數十萬軍隊,實則分為三股大軍,軍中大大小小十餘位將領, 關係盤根錯節。
一心忠於朝廷者,暗中與其他皇室成員往來者,出身小卒者, 亦或是世家高門之後……各色人等實在太多。
有人希望以雷霆之勢剿滅齊軍,揚大雍之威;有人恨不得多敗上幾場,讓皇帝喪盡顏麵;也有人隻想維持不勝不敗之局,免得多生事端。這些人心思各異,哪怕兵甲優良,動輒數十萬大軍,人心不齊,又怎麽可能獲得勝利?
如此一來,這三個月時間,雙方之間都沒有爆發出過於慘烈的大戰。
直到半個月前,自盛京方向而來的一行使者入了大雍軍營,當天晚上,雍軍便出其不意地突襲了雲州的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