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木和宋玦在靈興寺門口找了個高處蹲守,卻沒有任何特別的事情發生。
到了下午,靈興寺門口來了個很引人注目的僧侶,他背著大大的行囊,身上的僧衣全是補丁,手持瓦缽,邊走邊低聲誦經,慢慢地穿過擁擠的人群。
靈興寺的僧人們雖然樸素,但也不會穿這麽破舊的僧衣,這人不是靈興寺的和尚,是行腳到此處掛單的。
許清木再仔細看了看那行腳僧的模樣。他很年輕,不超過三十歲,麵部是經過長時間風水日曬的黝黑,雖然看上去風塵仆仆,但他的眼神沒有一點疲憊和憔悴,而是非常地堅定有神。雖然隻是遠遠地看一眼。許清木也能感覺這行腳僧身上有淡淡的金光環繞,這就是佛門常說的“有慧根”。
看來,雖然這僧人很年輕,卻應當有著高深的佛法。
許清木不由地開始注意他。
這位行腳僧走到了門口便有一位年輕的僧尼迎了上來,二人互相行了禮,便聊了起來,許清木連忙豎著耳朵聽。
行腳僧道:“師兄,小僧是慈源寺學生善導,行腳至此處,想借貴寺修行一夜。”
小僧尼聽到慈源寺的名號,連忙又行了一禮,恭敬地說:“原來是慈源寺的師兄。那您請隨我來。”
叫做善導的行腳僧跟著那小僧尼去了,一邊走一邊問:“聽聞貴寺能仁法師佛法高深,也不知弟子有沒有機會能見見法師,聽聽法師講學。”
小僧尼搖搖頭,說:“今日師父已與人有約。”
善導又問:“那明天呢?”
小僧尼又說:“恐怕要讓師兄失望了,師父已經許久不見外客,一月一次的講學也過了時間。”
而後那倆人就走遠了,再聽不見說了什麽。
許清木有點感慨地說:“啊,慈源寺啊……竟然還在。”
宋玦道:“你知道慈源寺?”
許清木答道:“慈源寺比淩雲觀建立得還早,在我的前世的時候,慈源寺就很得人心。慈源寺中不設功德箱,全體僧人持金錢戒律,保持佛陀製度,每年都會有很長的時間行腳,途中托缽乞食,不接信眾的錢財供奉。慈源寺的僧人,修的是苦行。”